設計和開發有什么區別? 評審和審核有什么不同?山東濟南ISO9001認證
ISO 是國際標準化組織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的簡稱,是一個全球性的非政府組織,是國際標準化領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織。
其成員由來自世界上 100 多個國家的國家標準化團體組成,代表中國參加 ISO 的國家機構是中國家技術監督局 (CSBTS) 。 ISO 與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 有密切的聯系,中國參加 IEC 的國家機構也是國家技術監督局。 ISO 和 IEC 作為一個整擔負著制訂全球協商一致的國際標準的任務, ISO 和 IEC 都是非政府構,它們制訂的標準實質上是自愿性的,這就意味著這些標準必須是優秀的標準,它們會給工業和服務業帶來收益,所以他們自覺使用這些標準。 ISO 和 IEC 不是聯合國機構,但他們與聯合國的許多專門機構保技術聯絡關系。
ISO 和 IEC 有約 1000 個專業技術委員會和分委員會,各員國以國家為單位參加這些技術委員會和分委員會的活動。 ISO 和 EC 還有約 3000 個工作組, ISO 、 IEC 每年制訂和修訂 1000 個國際標準。標準的內容涉及廣泛,從基礎的緊固件、軸承各種原材料到半成品和成品,其技術領域涉及信息技術、交通運輸、農業、保健和環境 等。每個工作機構都有自己的工作計劃,該計劃列出需要制訂的標準項目 ( 試驗方法、術語、規格、性能要求等 ) 。
ISO 的主要功能是為人們制訂國際標準達成一致意見提供一種機制。其主要機構及運作規則都在一本名為 ISO/IEC 技術工作導則的文件予以規定,其技術結構在 ISO 是有 800 個技術委員會和分委員會 , 它們各有一個主席和一個秘書處,秘書處是由各成員國分別擔任 , 目前承擔秘書國工作的成員團體有 30 個,各秘書處與位于日內瓦的 ISO 中央秘書處保持直接聯系。
通過這些工作機構, ISO 已經發布了 9200 個國際標準,如 ISO 公制螺紋、 ISO 的 A4 紙張尺寸、 ISO 的集裝箱系列 ( 目前世界上 95% 的海運集 裝箱都符合 ISO 標準 ) 、 ISO 的膠片速度代碼、 ISO 的開放系統互聯 (OS2) 系列 ( 廣泛用于信息技術領域 ) 和有名的 ISO9000 質量管理系列標準。
此外 ,ISO 還與 450 個國際和區域的組織在標準方面有聯絡關系 , 特別與國際電信聯盟 (ITU) 有密切聯系。在 ISO/IEC 系統之外的國際標準機構共有 28 個。每個機構都在某一領域制訂一些國際標準,通常它們在聯合國控制之下。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世界衛生組織 (WHO) 。 ISO/IEC 制訂的 85% 的國際標準,剩下的 15% 由這 28 個其他國際標準機構制訂。
ISO9000 認證程序
信息交換
通過信函、電話、傳真、相互訪問等各種形式進行接觸 , 相互了解 .
報價
有意向的單位填寫調查表 , 認證機構收到調查表后作出書面的報價。需要時 , 可以訪問現場 , 了解工作場所與環境。
簽訂合同
申請單位接受報價后正式填寫申請表 . 認證機構收到申請表后簽訂提供認證服務的合同 , 隨后指定項目負責人 ( 審核組長 ) 并通知客戶。
文件審查
客戶將正式發布的質量手冊送交認證機構 , 由審核組長作文件審查 , 并將審查結果書面告知客戶 . 如有不符再送交認證機構,直到符合標準要求 .
現場初訪
了解客戶管理基礎狀況 , 確定是否可以進行現場審核 , 商定現場審核計劃。 必要時可抽取一些要素作預審 , 以加深了解。 如客戶要求對所有要素作一次全面的預審 , 則不在本程序包含內容范圍內 , 需另簽預審服務合同。但此類預審只作評價不提建議。
現場審核
認證機構派出審核組按計劃進行現場審核 , 審核要求覆蓋申請認證的全部范圍及所要求標準的全部要素 , 用抽樣方式進行。現場審核將對發現的不合格項開出不合格報告 , 并要求實施糾正。現場審核結束后將給予書面的審核報告 , 現場審核結束會議上將口頭報告審核結果 , 告知是否推薦認證通過 , 然后將全面審核報告送受審方及認證機構項目主管 .
糾正措施
對審核中提出的不合格項 , 都必須實施糾正措施。對推薦通過的客戶 , 可以不到現場跟蹤糾正措施的實施 , 也可以在實施后到現場跟蹤查核一次。對此不推薦通過的單位 , 要求整改完成后進行復查 . 根據問題涉及面的大小,復查可能針對幾個要素 , 也可能全部要素。復查工作按實際工作另行收費。
核準發證
認證機構項目主管負責審查由審核組長送交的審核報告 . 認證機構主任負責批準認證通過 . 認證機構項目管理部門負責發由審核組長及認證機構主任簽署的認證證書 , 證書有效期為三年 .
證后監督
第一次證書有效期內每年監查 2 次 , 三年期滿換證后每年監查 1 次。獲證單位的法人代表、組織結構、生產方式或覆蓋產品范圍等如有變化 , 應及時通知認證機構 . 必要時認證機構將派員復查或增加監查次數。
持證要求
證書的持有者可以在證書有效期內通過廣告、宣傳資料介紹所獲的證書及認證機構與 CNACR 標志 , 但不得直接用于產品 , 也不得以任何可能誤導產品合格的方式使用。如經監查證書的持有者達不到原定標準 , 又不實施糾正措施 , 或不能按規定交納費用 , 或違反其認證合同規定要求的 , 經核實可以暫停直至撤消體系證書 . 如證書的持有者在有效期到達前未提出重新申請 , 或在有效期內提出注銷的可以注銷其證書 . 凡暫停、撤銷或注銷證書 , 由認證機構在原公告范圍內重新公告 , 并收回其有效證書。
ISO9000 基本概念
ISO( 國際標準化組織 ) 是由各國標準化團體組成的世界性的聯合會。
ISO9000 族和 ISO14000 族標準是 ISO 頒布的關于質量管理和環境管理方面的系列標準 , 其質量認證原理被世界貿易組織普遍接受。 1994 年我國宣布等同采用。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和國務院賦予的職能,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依法統一管理我國質量認證工作。
ISO9000 質量認證——通向世界的鑰匙!
產品質量認證制度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擴大和日益國際化,為提高產品信譽,減少重復檢驗,削弱和消除貿易技術壁壘,維護生產者、經銷者、用戶和消費者名方權益,產生了第三方認證,這種認證不受產銷雙方經濟利益支配,以公正、科學的工作逐步樹立了權威和信譽,現以成為各國對產品和企業進行質量評價和監督的通行做法。
英國是開展質量認證最早的國家 , 早在 1903 年英國工程標準委員會用一 種 " 風箏標志 ", 即“ BS ”標志來表示符合尺寸標準的鐵道鋼軌, 1919 年英國政府制定了商標法,規定要對商品執行檢驗,合格產品也佩以“風箏標志”,從此,這種標志開始具有“認證”的含義、沿用至今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受英國的影響,世界各發達工業國家也爭先采用質量認證制度,并給予了極大的注意力 , 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為此于 1980 年成立專業技術委員會 ISO/TC176 , 該委員會經過 7 年的艱苦努力 , 于 1987 年正式發布了第一部管理標準 ---ISO9000 質 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第列標準,它適用于不同的企業,包括制造業、服務性業商業、建筑業等,因而,它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各國質量認證的發展,目前國 際標 準化組織的 104 個成員國中有 70 多個國家包括歐共體、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 日本等幾乎所有工業發達國家均等同采用 ISO9000 系列標準作為本國國家標準 , 各 國企業也紛紛依據這種標準,調整作業運行機制,并且獲得認證資格,迄全球已頒布認證證書近 10 萬多張。
近年來,由于 ISO9000 系列標準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被愈來愈多的人所認識。 ISO9000 系列標準的應用范圍隨之日益擴大, ISO/TC176 在總結了國際上眾多大型 公司、集團優秀的質量管理基礎上 , 于 1991 年 8 月發布了 ISO90004-2 :《質量 管理 和質量體系要素——第二部分:服務指南》,謀求促進各單位和公司以更為有效的方法管理其各項服務活動的質量,以確保顧客規定或隱含的需要得到理解和滿足。
所有這些表明,在國際貿易中,要求提供按 ISO900 系列標準通過質量體系認證的證明,作為簽訂合同的一個條件,這已是一個趨勢,個企業應順應國際 貿易 的趨勢。積極主動的開展以 GB/TI9000 系列標準為依據的質量體系認證 , 以提高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始實行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 國內市場和國際貿易都得到迅速發展,但由于我國沒有建軍立符合國際慣例的認證制度,我們自己搞得一 些產品監督形式得不到國際上的承認。在國際貿易中面臨著在經濟上蒙受損失和受到設置技術壁壘的限制 , 我國的工業企業 , 由于不了解各國認證制度的要求,許多出口商品打不進國際市場,即使進入,其價格也遠遠低于所在國通過認證的產 品。一些了解認證的企業每年也不得不花費大量外匯去申請國外認證和由國外認證機構出具檢驗報告。所以,建立我國的認證制度,開展產品質量認證和體系認證工作,是我國質量認證工作的當務之急,是最終消除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存在的技術壁壘的根本途徑。
我國從 1991 年起正式開展認證工作 .1991 年 5 月,國務院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認證管理條例》,標志著我國產品質量認證工作走入法制軌道。 1993 年 1 月 1 日 ,我國正式由等效采用改為等同采用 ISO900 系列標準,建立了符合國際慣例的認證制度。我質量認證工作取得常足的發展。 對我國企業而言,通過公正獨立的第三方認證獲得質量認證證書,是產品質量信得過的證明,是產品、服務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企業獲得認證證書后, 將向國內外公告。
質量認證證書可以帶來以下益處:
1 、提供滿足顧客一般或特定需要的產品或服務,開拓占領市場,充分利用非價格因素提高競爭力。
2 、擴大銷售渠道和銷售量,實現優質優價,獲得更大利潤。
3 、有助于樹立全球經濟意識,提高企業事業單位發展戰略的基點,抓住機遇, 贏得未來,這符合時代的選擇、民族的利益。
4 、促進建立體系化的、嚴謹的經營管理模式,優化組織結構,完善經營管理, 建立減少、消除,特別是預防質量缺陷的機制。
5 、帶動服務和產品的結構調整,推動技術改造,增強自身實力。
6 、表明尊重消費者和對社會責任,提高企業、產品和服務的信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7 、打破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進入國際市場,擴大出口。
8 、有助于形成名牌,同時,部分企事業單位的合法權益。
9 、避免重復抽查和檢驗,節省用于檢驗的時間、人力、物力合理財力。
ISO9000 的特點和作用
1 、 ISO9000 標準是一系統性的標準,涉及的范圍、內容廣泛,且強調對各部門的職責權限進行明確劃分、計劃和協調,而使企業能有效地、有秩序地開展給各項活動,保證工作順利進行。
2 、強調管理層的介入,明確制訂質量方針及目標,并通過定期的管理評審達到了解公司的內部體系運作情況,及時采取措施,確保體系處于良好的運作狀態的目的。
3 、強調糾正及預防措施,消除產生不合格或不合格的潛在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發生,從而降低成本。
4 、強調不斷的審核及監督,達到對企業的管理及運作不斷地修正及改良的目的。
5 、強調全體員工的參與及培訓,確保員工的素質滿足工作的要求,并使每一個員工有較強的質量意識。
6 、強調文化管理,以保證管理系統運行的正規性,連續性。如果企業有效地執行這一管理標準,就能提高產品(或服務)的質量,降低生產(或服務)成本,建立客戶對企業的信心,提高經濟效益,最終大大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ISO9001 的特點和作用
* 是 ISO9000 族質量保證模式標準之一,用于合同環境下的外部質量保證。可作為供方質量保證工作的依據,也是評價供方質量體系的依據。
* 可作為企業申請 ISO9000 族質量體系認證的依據。
* 是開發 / 設計、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用于供方保證在開發、設計、生產、安裝和服務各個階段符合規定要求的情況。
* 對質量保證的要求最全,要求提供質量體系要素的證據最多。從合同評審開始到最終的售后服務。要求提供全過程嚴格控制的依據。
* 要求供方貫徹“預防為主、檢驗把關相結合”的原則,健全質量體系,有完整的質量體系文件,并確保其有效運行。 ISO9002 的特點和作用
* 是 ISO9000 族質量保證模式標準之一,用于合同環境下的外部質量保證。可作為供方質量保證工作的依據,也是評價供方質量體系的依據。
* 可作為企業申請 ISO9000 族質量體系認證的依據。
* 是生產和安裝的質量保證模式。用于供方保證在生產和安裝階段符合規定要求的情況。
* 對質量保證的要求較全,是最常用的一種質量保證要求。除對設計和售后服務不要求提供控制證據外,要求對生產過程進行最大程度的控制,以確保產品的質量。
* 要求供方貫徹“預防為主、檢驗把關相結合”的原則,健全質量體系,有完整的質量體系文件,并確保其有效運行。 ISO9003 的特點和作用
* 是 ISO9000 族質量保證模式標準之一,用于合同環境下的外部質量保證。可作為供方質量保證工作的依據,也是評價供方質量體系的依據。
* 可作為企業申請 ISO9000 族質量體系認證的依據。
* 是最終檢驗和試驗的質量保證模式,用于供方只保證在最終檢驗和試驗階段符合規定要求的情況。
對質量保證的要求較少,僅要求證實供方的質量體系中具有一個完整的檢驗系統。能切實把好質量檢驗關。通常適用于較簡單的產品。
ISO9000 與 GB/T19000 的關系